老子曰:「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
霍氏雖然是左派,但他這種具有古典氣質的左派還算有良心和常識,不像今天的左派連良心和常識都喪失了。霍夫士達特不可能背叛其學院派知識分子的「小世界」,他在書中對美國的所謂「反智傳統」提出尖銳批評。
史達林(Joseph Stalin)身邊也充斥著主修「馬克思-列寧神學」的專家和推行計劃經濟的技術官僚。Photo Credit: AP / 達志影像 反對「反智主義」,其實是固守「政治正確」的神光圈 霍夫士達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學者,他的研究將思想史、社會史和政治史融為一體,且博聞強記、妙筆生花,《美國的反智傳統》出版後既暢銷又成為學術經典。美國作家威爾遜(Edmund Wilson)說:「美國現在政治上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國家」,而美國二十世紀的文化是「民主文化的代表,在立國之初就如是,而在內戰後更蓬勃」。納粹和共產黨不會在美國掌權:美國與歐洲的分道揚鑣 在二戰中,《麥田捕手》的作者、作家沙林傑(Jerome D. Salinger)是一名美軍士兵和反情報官,他是率先見證納粹政權全貌的美國人之一。美國歷史學家理察・霍夫士達特(Richard Hofstadter)在《美國的反智傳統》一書中指出,長期以來,美國雖然成了世界工業領袖國,卻被視為西方世界的「文化盲都」,但在二戰前後,歐洲在文化和道德上逐漸失去對美國居高臨下的地位。
霍氏從美國的宗教、教育、商業和民主政治等四個面相展開對「反智傳統」的批判。歐洲的傾頹與苦難忽然讓美國承接起對世界的責任。居住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「瑞典劉先生」也分享:「瑞典地廣人稀,連排隊搭公車人和人之間都要隔三人的距離,人與人之間互動冷漠、再加上沒有娛樂性的生活,大家待在家裡的時間很長,除了上班之外沒什麼好出門的。
也有網友說,既然受感染病患不一定知道自己生病,一般民眾戴口罩比較安全也有助減少病毒傳播。「洗手、消毒比戴口罩有效」,但藥局口罩還是缺貨中央社記者實地訪問美國大型連鎖藥局CVS店內顧客發現,多數民眾傾向相信專家建議,採行其他防疫措施,例如勤洗手、用酒精擦拭物體表面等。(中央社)美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急遽增加,專家擔心有許多隱藏病例,而且確診病患可能沒有症狀,引發民眾激辯該不該戴口罩自保。瑞典劉先生分享,他的瑞典朋友曾說「我覺得亞洲國家有點太緊張了」,李采薇的荷蘭朋友也反應「戴口罩讓我覺得有點偏執(paranoid)」。
53歲的伊娃(Eve)也持相似意見。美國「武漢肺炎」疫情:華盛頓州進入「緊急狀態」,美國FDA前局長估可能有「社區傳播」 武漢肺炎美國醫療中心出現6死, 院內台灣營養師披露管制問題自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侵襲美國以來,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(CDC)官員多次呼籲民眾,除非出現疑似症狀,否則出門不須戴口罩或大量囤貨。
她表示,很多人都說戴口罩無法避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,只有生病的人才須配戴以防傳染他人,所以她是透過勤洗手、使用消毒濕紙巾擦拭物體表面及多服用保健品來防疫。疾管中心表示,外科口罩無法阻擋民眾吸入空氣中的小懸浮微粒,因此對抵擋新型冠狀病毒的效用不大。18歲的波尼亞(Jade Bonilla)告訴中央社記者,疫情雖然很嚇人,但別人告訴她口罩無法阻擋病毒感染,只是避免民眾用手觸碰臉部。截至截稿為止,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(Johns Hopkins University)最新統計,全美確診病例攀升至959例,28人死亡。
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,先前檢測工具不足、篩檢標準過嚴等防疫缺失引發民怨,美國行政部門近期推行補救措施,努力擴大國內檢驗能量。湯瑪斯說,全家人都是醫生,他的了解是口罩只有戴上的頭20分鐘有效。她表示,華府確診病例未來肯定只會增加,並笑說:「搞不好到時我(對戴口罩)的想法就會不同了。她說,數月前主要是亞裔民眾在掃購,但現在各族裔的都有,搶購物品也更多元,像是多了乾洗手、消毒酒精及多用途清潔噴霧等。
有贊成戴口罩的網友認為,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潛伏期長短不一,很難得知一個人是否真的健康,許多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病例外表看起來跟健康的人沒兩樣。許多民眾用勤洗手來防疫,但藥局口罩仍供不應求。
」54歲的湯瑪斯(Charles Thomas)受訪表示,他相信美國仍有許多隱藏病例尚未確診,但他主要還是以多洗手、避免搭地下鐵來防疫。她說,現在這些物品都嚴重缺貨,即使店裡好不容易進了幾瓶小瓶乾洗手,也會被民眾一次掃光。
戴或不戴?美國網友激辯然而,《時代雜誌》(Time)4日刊登一則文章,探討為何有許多民眾不理會專家建議,堅持戴口罩,文章在社群網站臉書(Facebook)引發讀者激辯。此外,有網友引述報導表示,新型冠狀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時間較流感病毒長,主要是藉由受污染的物體表面來傳播而非空氣,所以戴口罩沒什麼用。」也因此當地人認為疾病傳染的風險不大。此外,對許多歐洲人來說,戴口罩代表患有絕症,或是具有急性傳染力,看到戴口罩的人,旁人會遠離或走避。對於亞洲的「口罩文化」,不少歐洲人都會認為生病就要戴口罩有點過度緊張。」雖然多數受訪民眾不相信口罩防疫功效,但一位不願具名的CVS員工透露,近期口罩需求大增,店內已缺貨長達1至2個月。
他說心中很害怕,也認為疫情會變更嚴重,尤其是因為總統川普到現在還在淡化疫情。但隨著檢測數增多,國內確診數字呈倍數成長,不只戳破美國先前所營造防疫有成的假象,更證實專家對全美可能有許多未確診感染者的疑慮。
但伊娃也說,想到有些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感染者可能沒有症狀,或誤以為自己只是流感,確實令人擔心。歐洲人也不戴口罩,「亞洲國家太緊張了」《地球圖輯隊》報導,不只美國人,許多歐州人不愛戴口罩,不少住在倫敦、瑞士、荷蘭等地的台灣人都指出,在當地幾乎沒有戴口罩的習慣。
」另外,有些荷蘭人認為生病了,就該待在家休息,所以他們假設大部分會在外面接觸到的人都是沒有得病的。住在荷蘭、經營粉專「歐洲職涯顧問」的李采薇就分享,當她詢問荷蘭人「生病為什麼不戴口罩」時,當地人的想法是「免疫力高,你就不會生病,如果你被傳染了,代表你的抵抗力不佳,不要怪對方沒戴口罩。
她說:「我的做法是多洗手、使用乾洗手消毒、避免用手碰臉及多喝水,我認為這些措施比戴口罩有效許多民眾用勤洗手來防疫,但藥局口罩仍供不應求。她表示,很多人都說戴口罩無法避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,只有生病的人才須配戴以防傳染他人,所以她是透過勤洗手、使用消毒濕紙巾擦拭物體表面及多服用保健品來防疫。湯瑪斯說,全家人都是醫生,他的了解是口罩只有戴上的頭20分鐘有效。
居住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「瑞典劉先生」也分享:「瑞典地廣人稀,連排隊搭公車人和人之間都要隔三人的距離,人與人之間互動冷漠、再加上沒有娛樂性的生活,大家待在家裡的時間很長,除了上班之外沒什麼好出門的。她說:「我的做法是多洗手、使用乾洗手消毒、避免用手碰臉及多喝水,我認為這些措施比戴口罩有效。
18歲的波尼亞(Jade Bonilla)告訴中央社記者,疫情雖然很嚇人,但別人告訴她口罩無法阻擋病毒感染,只是避免民眾用手觸碰臉部。有贊成戴口罩的網友認為,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潛伏期長短不一,很難得知一個人是否真的健康,許多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病例外表看起來跟健康的人沒兩樣。
」也因此當地人認為疾病傳染的風險不大。戴或不戴?美國網友激辯然而,《時代雜誌》(Time)4日刊登一則文章,探討為何有許多民眾不理會專家建議,堅持戴口罩,文章在社群網站臉書(Facebook)引發讀者激辯。
此外,對許多歐洲人來說,戴口罩代表患有絕症,或是具有急性傳染力,看到戴口罩的人,旁人會遠離或走避。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,先前檢測工具不足、篩檢標準過嚴等防疫缺失引發民怨,美國行政部門近期推行補救措施,努力擴大國內檢驗能量。但隨著檢測數增多,國內確診數字呈倍數成長,不只戳破美國先前所營造防疫有成的假象,更證實專家對全美可能有許多未確診感染者的疑慮。截至截稿為止,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(Johns Hopkins University)最新統計,全美確診病例攀升至959例,28人死亡。
(中央社)美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急遽增加,專家擔心有許多隱藏病例,而且確診病患可能沒有症狀,引發民眾激辯該不該戴口罩自保。瑞典劉先生分享,他的瑞典朋友曾說「我覺得亞洲國家有點太緊張了」,李采薇的荷蘭朋友也反應「戴口罩讓我覺得有點偏執(paranoid)」。
但伊娃也說,想到有些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感染者可能沒有症狀,或誤以為自己只是流感,確實令人擔心。此外,有網友引述報導表示,新型冠狀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時間較流感病毒長,主要是藉由受污染的物體表面來傳播而非空氣,所以戴口罩沒什麼用。
她表示,華府確診病例未來肯定只會增加,並笑說:「搞不好到時我(對戴口罩)的想法就會不同了。53歲的伊娃(Eve)也持相似意見。